三箓拼音

sān lù

三箓的含义

三箓:1.道教谓金箓乃三清所降,故称。箓,金箓,天帝诏书。

三箓的近义词

余三胜

综上,余三胜姓名评分94分。名叫“余三胜”的名人介绍有这样一位名人余三胜:余三胜,湖北罗田县九资河镇人,(1802-1866)本名开龙,字启云,著名京剧老生演员。余三胜所擅长的剧目,以唱、做并重者为多,如《定军山》、《秦琼卖马》等。余精文墨,善口才,文武兼长,富于创新。在徽调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,首将汉调皮簧和徽调皮簧相结合,并吸收昆曲梆子的演唱特

三署

三署读音sānshǔ三署的解释三署:1.汉时五官署﹑左署﹑右署之合称。

三达

三达读音sāndá三达的意思三达:1.佛教谓能知宿世为宿命明,知未来为天眼明,断尽烦恼为漏尽明。彻底通达三明谓之三达。用以指佛。

三左

三左拼音sānzuǒ三左的含义三左:1.指周朝六卿中的太史﹑太祝﹑太卜。因常在王左,故称。

三台

三台读音sāntái三台的含义三台:1.星名。2.喻三公。

三海

三海拼音sānhǎi三海的意思三海:1.在北京城内西北。辽始引玉泉山水,汇为池沼;金称西华潭,元称太液池。池上跨长桥,桥北为北海,桥南为中海和南海,合称"三海"。参阅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万岁山》﹑清高士奇《金鳌退食笔记》卷上。

武三思

综上,武三思姓名评分91分。名叫“武三思”的名人介绍有这样一位名人武三思:武三思(649年—707年),并州文水(今属山西)人,武周宰相,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,女皇武则天的侄子。官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、礼部尚书,并监修国史。天授元年(690年),武则天称帝,大封武氏宗族为王。武三思为梁王,赐实封一千户。神龙三年(707年),谋废太子李重俊,却在重俊之变时被李重俊所杀,

三鬃

三鬃读音sānzōng三鬃的含义三鬃:1.指骏马鬃毛经修剪而成的三辫式样。唐御马多以此为饰。唐岑参《卫节度赤骠马歌》:"紫髯胡雏金剪刀,平明剪出三鬃高。"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.东坡一》:"《东坡笔记》谓:'李将军思训作

三乏

三乏拼音sānfá三乏的含义三乏:1.三面防箭牌。乏,报靶人用来护身的器具。

三驱

三驱拼音sānqū三驱的含义三驱:1.古王者田猎之制。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,三面驱赶,以示好生之德。《易.比》:"九五,显比,王用三驱。"孔颖达疏:"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着人驱禽。必知三面者,禽唯有背己﹑向己﹑趣己,故左右及于后,皆有驱之。"一说,田猎一年以三次为度。陆德明释文引马融云:"三驱者,一曰干豆,二曰宾客,三曰君庖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