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主的拼音与意思(近义词)
地主读音
dì
地主的含义
地主:1.当地的主人。对来往客人而言。 2.神名。 3.田地的主人。 4.占有土地,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。
地主的近义词
钱流地
钱流地读音qiánliúdì/de钱流地解释1.形容理财得法﹐钱财充羡。语出《新唐书.刘晏传》﹕"诸道巡院﹐皆募驶足﹐置驿相望﹐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﹐虽甚远﹐不数日即知﹐是能权万货重轻﹐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﹐自言如见钱流地上。"
壤地
壤地读音rǎngdì壤地的解释壤地:1.田地。2.国土;领土。
地戏
地戏读音dì地戏的解释地戏:1.戏曲剧种。流行于贵州安顺﹑惠水﹑平坝等地。每一戏班专门演唱一部整本大戏,如《岳传》﹑《杨家将》之类。音乐粗犷,伴奏简单,多在旷野演出。演员戴面具,脸部蒙青纱,所持兵器特别短小,动作幅度甚大。
卓地
卓地拼音zhuódì卓地的含义卓地:1.直立于地。2.叩地;击地。
地纮
地纮读音dì地纮的含义地纮:1.犹地维。古谓地有八纮。
地精
地精拼音dì地精的含义地精:1.《黄庭内景经.百谷》:"百谷之神土地精,五味外美邪魔腥。"后因以"地精"指百谷。2.大地的灵气。3.人参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一.人参》。4.何首乌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七.何首乌》。
乡地
乡地读音xiāngdì乡地的意思乡地:1.故乡,家乡。2.乡约与地保的并称。清代一乡之中,乡董或乡长以下设庄头﹑乡约﹑地保各一人,分管乡里杂务,皆为无俸役职。
地炕
地炕读音dì地炕的意思地炕:1.又称火炕。北方人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床。一般在室内的地上起灶,烧火做饭,烟火由火道通入炕下,利用余热取暖。比较讲究的人家,则在室内或室外掘一长方形的坑,于坑内砌灶,于地下引火至炕中专供取暖。不烧火时,坑上覆之以板。
制地
制地读音zhìdì制地的含义制地:1.控制土地。
典契地
典契地读音diǎnqì/qiè/xièdì/de典契地意思1.承租来的田地。
